不能被小看的居家清潔市場
剛剛過完農曆新年,想必大家都經歷了一番大掃除吧!外地遊子回到家鄉,幫著家人打掃一整年來沒多少用過的角落,開始思考紗窗要怎麼拆怎麼洗?皮沙發與布沙發分別要怎麼清理?玻璃窗要怎麼擦才不會留下痕跡?哪種清潔劑對環境才是無害的……
在清掃的過程中不僅覺得麻煩,又容易引起爭執,每到這種大掃除時刻便會想,要是有專家可以協助就好了。
為什麼許多清潔業者不接居家清潔
綜觀清潔服務市場,比起居家清潔,更多清潔業者願意提供辦公室清潔、學校清潔、工廠清潔等大型建物或地點的清潔服務,一方面是這類訂單的單價更高,如果只要跟客戶窗口對接一次就能接到一大單,不需要跟許多不同客戶來回對接、耗時耗力;而大型客戶為了降低溝通成本,通常也會願意重複與固定的清潔業者簽約,只要清潔業者的品質維持在一定水準,這種大單就跑不了,光是「辦公室清潔」底下就可能細分成會議室清潔、座位清潔、茶水間清潔、地毯與地板清潔、垃圾集中處理等多個項目,接一單就可以養活許多員工,何樂而不為?
相比之下,一般家庭的居家清潔麻煩許多。
居家清潔的客戶地點分散,有些地點交通不便又易達性低,有些地點則是過於繁華難以停車,若要工作順暢,便要額外花費心力統整訂單地區、編排交通順序;其次,除非是一整個社區、由管理委員會發包的居家清潔,否則單一住戶的居家清潔要直接與屋主聯繫,不像大型客戶有專門的窗口(例如行政部門或總務部門)與清潔公司對接,一般屋主可能連自身需要何種清潔服務都不清楚,溝通完之後可能又會臨時增加或刪減清潔項目,溝通成本將大幅提升;最後,不像辦公室或學校清潔,高單價器材與設備顯而易見,清潔人員在一般家中並不好分辨哪些東西可以碰、哪些不能碰,而這些眉眉角角又容易在事後成為客訴緣由,既繁瑣又委屈。
清潔服務的紅海市場
行銷學中將市場分為「紅海市場」與「藍海市場」,前者指現存的、既有的、已經發展成熟並競爭激烈的市場,後者則是指新興市場、或尚未出現的未知市場。台灣內需市場不夠大,與開發中國家相比人力成本又高,國內清潔服務已達到紅海市場,許多清潔業者正努力尋求轉型,以找到自身的立足之地。
相信不少人都有這種時刻:面對正事一拖再拖,終於決定要動工時,又突然看環境不順眼,想要刷馬桶、整理衣櫃、洗床單等等……其實,居家環境的樣貌往往不只是個「空間」,還能反映使用者的心境與生活狀態。像是日本居家整理專家近藤麻理惠女士的作品《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》,就從不同類型的家庭環境,看見使用者在生活上的困擾,例如有兩個孩子的雙薪家庭,家中混亂的原因往上追溯,其實來自夫妻對「陪伴孩子時間」的分配不均等。
居家清潔是如此重要,卻又如此麻煩,業者該如何從一片紅海市場中殺出重圍呢?
危機中看見轉機,轉機中創造商機
科技與網路的發展日新月異,每個產業都要想辦法跟上,不進則退。
清潔服務在台灣一直被視作勞力型工作,清潔人員也常常在工作時遇到不友善的對待,想要改變一個產業,就要先改變它的定義。
近年來已有不少清潔業者努力在紅海市場內創造商機,例如清潔人員媒合平台潔客幫,在創立初期就發現兩個大問題:第一,清潔人員多數的潛在員工,求職管道都是倚靠傳統紙媒、而非網路人力銀行;第二,清潔人員對於「一小時能處理多少面積」並不清楚,且每個客戶對於「整潔的程度」也有所不同。
找到痛點,就能著手進行改變。透過類似駕訓班的訓練模式,讓學員重複練習不同類型的清潔動作,再訂定明確的清潔程序與清潔標準,與客戶進行清潔前與清潔後的溝通,將每一個細節規格化,不僅成功降低客訴率,也建立起有別於同業的服務模式。除此之外,潔客幫創辦人狹帶著數位原生族群優勢,將科學觀念與數位技術融入品牌行銷,透過 SEO 加強推廣,並搭配程式制定出線上預約模式,提升預約的便利性,連帶也大幅提高使用人數。
看似傳統的居家清潔行業,都可以利用新科技與新觀念解決痛點,突破產業框架,從紅海市場中找到自身的品牌價值,這個模式放到不同的產業也是相通的。也許產業類別天差地遠,但轉型背後的理念卻並無不同,只要願意改變,不管身處在紅海亦或藍海,都能成為一個不再被小看的市場。